当前位置:首页 > 楼盘最新动态 > 正文

除夕 | 守岁!不可或缺的重大仪式感!

发布:2021-02-08慈溪房产网编辑:胡双倍 相关楼盘:湖心半岛花苑







守岁,又称守岁火、照岁等,其由来已久,是中国民间的年俗活动之一。新年前除夕夜晚守岁,民俗活动主要表现为点岁火、守岁火,即房子都遍燃灯烛,合家欢聚,迎接新年。除夕夜遍燃灯烛通宵不灭,谓之"照虚耗",据说如此照岁之后,就会使来年家中财富充实。也有部分地区将通宵守夜(熬年夜)称为守岁,即在除夕之夜,全家团聚在一起,吃过年夜饭,点起蜡烛或油灯,围坐炉旁闲聊,通宵守夜,象征着把邪瘟病疫赶跑驱走。






春节守岁的由来


守岁之俗,由来已久。记载见于西晋周处的风土志:除夕之夜,各相与赠送,称为馈岁,酒食相邀,称为“别岁”别岁;长幼聚饮,称为“分岁”,大家终夜不眠,以待天明,称曰“守岁”。



守岁的传说


相传古代有一种叫“年”的怪兽,每到年三十晚上都要出来作祟。凶猛的“年”生性嗜肉,从飞禽走兽到活人,都是其吞噬的对象。为了对付“年”,人们逐渐摸索出其生活规律,每隔365天,“年”便会趁着夜色,窜到人群聚居的地方,肆虐一次,等到鸡鸣破晓之时即返回山林中。于是,人们把这一夜视为恐怖的“年关”,想出种种招数来对复“年”,比如守岁、燃放鞭炮、给孩子“压祟钱”等,以驱鬼辟邪。每到这一天晚上,家家户户都提前吃完晚饭,熄灭净灶,把猪圈牛栏全部拴牢,宅院前后门都封住,躲在屋里吃“年夜饭”,熬夜守岁,直至新年黎明的到来。守岁,渐渐成为过年春节守岁的习俗。




守岁的含义


守岁习俗又名"熬年",民间在除夕有守岁的习惯。守岁,就是在旧年夜里不睡觉,熬夜迎接新一年到来的习俗,也叫除夕守岁,俗名"熬年"。古时守岁有两种含义:年长者守岁为"辞旧岁",有珍爱光阴的意思;年轻人守岁,是为延长父母寿命。自汉代以来,新旧年交替的时刻一般为夜半时分。在除夕的晚上,不论男女老少,都会灯火通明,聚在一起守岁。因此,守岁是春节的习俗之一。

除夕之夜,全家团聚在一起,吃过年夜饭,点起蜡烛或油灯,围坐炉旁闲聊,等着辞旧迎新的时刻,通宵守夜,象征着把邪瘟病疫照跑驱走,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。这种习俗后来逐渐盛行,到唐朝初期,唐太宗李世民写有"守岁"诗:"寒辞去冬雪,暖带入春风"。直到今天,人们还习惯在除夕之夜守岁迎新。



燃灯照岁


新年前的除夕,房子都点上灯烛,燃灯照岁,谓之"照虚耗"。据说如此照过之后,就会使来年家中财富充实。




熬年夜

在我国北方,守岁是从吃年夜饭开始,这顿年夜饭要慢慢地吃,从掌灯时分入席,有的人家一直要吃到深夜。在这"一夜连双岁,五更分二年"的晚上,家人团圆,欢聚一堂。全家人围坐在一起,茶点瓜果放满一桌。大年摆供,苹果一大盘是少不了的,这叫作"平平安安"。


踩岁

将芝麻秆粘上用黄纸卷成的元宝形,攒成一捆,谓之"聚宝盆"。然后,全家人用脚将其踩碎,以"碎"谐"岁",并借用芝麻开花节节高之吉祥寓意,祝愿家道兴旺,表达对新的一年的祝福和祈盼。



娱乐


古时除夕之夜,一家人团聚在一起,吃年夜饭,谈笑畅叙。现代的中国,人们更多的是一家人观看电视节目,如春节联欢晚会,等待新年到来。



生活在中海社区,暖心惊喜不停
服务,是为了舒适的人居环境
点赞中海服务,助力5分美好
我们真心实意,为您5分满意




小海提示:

●本宣传资料仅供参考,不具备约束力;

●相关内容不排除因政府相关规划、规定及开发商未能控制的原因而发生变化,本公司保留对本宣传资料的修改、修正等的最终解释权,恕不另行通知,敬请留意最新资料;

●本资料对项目或产品介绍旨在提供相关信息,买卖双方的权利义务以双方签订的《商品房买卖合同》及附件等协议为准;

●文章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。